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好好讀書
以身作則,從小給孩子營造學習氛圍,這種氛圍不是天天以口號說你要好好學習,而是父母可以靜靜地看看書,感受知識的樂趣,如果家長覺得學習苦不堪言,那孩子也會得到相同的感受。下面具體來看看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好好讀書。
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好好讀書
一、從小事、實事做起,培養(yǎng)孩子做事的認真態(tài)度和習慣。
比如每到周末,我們就會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,等孩子整理得差不多要結束時,“有意無意”地到孩子的房間去“幫一下忙”,說出自己的建議,和孩子共同“完善一下”,在實事中培養(yǎng)孩子做事的認真態(tài)度。但父母切記不可嘮叨指責孩子,埋怨孩子桌子底下沒有打掃干凈,墻角處落下紙屑啦……其結果只能帶來孩子的反感,于事毫無裨益,把好事做成壞事,出了力卻討不到好。
孩子在日常小事上如果能認真,自然會遷移到讀書上。
二、培養(yǎng)孩子做事樹立目標的良好習慣。
平時要求孩子做事時,就要定一個“小目標”。有了這個目標,孩子就會為之而付出努力,認真積極地把事情做好做到位。同理,讀書有了目標,學習的態(tài)度可想而知,效果自不待言。
三、為子榜樣,言傳身教。
作為父母,要求孩子做到的,自身必須做到。比如自己收拾客廳、廚房時,一定要認真細心,給孩子做好榜樣;做完某事,可以說出自己當初定的目標,讓孩子給自己“裁定”一下,看看做得是否到位。如此身教,勝于說教,比你苦口婆心給孩子講一大堆、講一晚上大道理都管用。
四、多鼓勵多表揚。
每當孩子表現(xiàn)出做事認真、學習努力的行為,就要及時給予肯定、鼓勵和表揚,增加孩子的自信與動力。父母要牢記,賞識教育遠遠勝于嘮叨指責式苛求。
教育孩子好好讀書要注意
第一,家長要高度負責
家長都知道撫養(yǎng)和教育子女是自己的責任,而且也很負責任,可是責任到不到位就不好評判了?因為有的家長看似很負責,但是他們的責任也僅限于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,可是孩子都有單純的心靈,需要的是陪伴,是贊美和尊重;很多家長借口工作忙,陪伴孩子時間少,那就可想而知孩子需要多么大的心理承受力才能接受這樣的家長。沒有父母給的直接動力如何有心思認真學習呢?
此外,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,很多家長很少說咱們孩子的話,只會看到孩子的缺點,嚇唬孩子,吼叫孩子,在這種背景下培養(yǎng)的孩子可想而知多可怕。沒有贊美和尊重,只會培養(yǎng)自卑不自信的孩子。
因此,家長的負責任不僅在物質需求,更在于心靈陪伴和真誠的贊美和尊重。
第二,好孩子都有好習慣
成功需要自律,越是成功越需要嚴苛的自律。培養(yǎng)孩子好好學習也是一樣,好的學習習慣就成功了一半。家長可以溝通老師,當然更需要平等與學生協(xié)商,幫助孩子設計好每天的作息習慣,規(guī)定好每天的學習、娛樂和休息時間,然后認真執(zhí)行,可以適當有獎懲措施,勞逸結合,保證好的學習效果,這樣孩子能接受,因為這是他自己的時間計劃。
播種一種習慣,收獲一種性格;播種一種性格,收獲一種人生。
第三,興趣是最好的老師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人如果從事感興趣的工作,即使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都不覺疲憊。學習同樣是這樣道理,如果孩子對學習感興趣,那幾乎不用家長和老師督促,就能做到主動學習,而且認真學習。
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好好讀書,請一定牢記,優(yōu)秀孩子是夸出來的,不是指責出來的。父母要多放大孩子的優(yōu)點,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學習;不要輕易貶低孩子,面對孩子的錯誤大發(fā)雷霆,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。孩子的不好的一面,必然有父母的影子;想讓孩子更好地學習,就從做優(yōu)秀的父母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