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叛逆期心理疏導
-
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長中必經(jīng)歷的一個過程,在這個特殊階段,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都在不斷地增強,他們非常想要擺脫父母的管教,也因此會做出一些行為,讓家長們很是無奈。
青少年叛逆期心理疏導
1、面對叛逆的青少年,家長的情緒首先要冷靜,不要急躁。對于有問題的孩子千萬不能就是操之過急,要分析孩子的問題所在,要理解孩子,站著孩子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。
2、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再去和孩子溝通,不能過早的否定孩子對某一個問題的見解,更不能絮絮叨叨的批評指責。要容許他們犯錯,幫助孩子總結失敗的教訓,在挫折成長。
3、尊重他們的隱私,給予自由。這個年紀的孩子會有自己的秘密,不會再向父母匯報自己的情況。這個很正常,作為成年人,作為父母應當理解。此時可以邀請他的朋友來家里做客。物以類聚,人與群分。從他的交友中,你就能了解孩子現(xiàn)在的狀態(tài)。
4、父母要以身作則,注意樹立孩子的價值觀。青春期的孩子會有一段迷茫期,在這段時期孩子會有一種茫然而恐懼的心理,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與以前不同了,馬上就要成年了,既有對未來的迷茫又有對未來的恐懼,這時一種很復雜的心理,這里就需要父母來合理的引導孩子,為孩子解惑,讓孩子樹立自己的價值觀,快速走出自己的青春迷茫期。
-
很多家長頭疼處于叛逆期的孩子該如何管教,他們有的厭學,有的情緒波動大,有的沉溺網(wǎng)絡等,家長的管教往往帶來孩子的甩門而去,叛逆期的孩子獨立意識比較強,家長要注意和孩子的溝通方式,適當?shù)慕o予孩子支配權。
青少年叛逆期行為表現(xiàn)及心理分析
厭學,厭學就是學生討厭學習,厭煩到學校上課。具體表現(xiàn)是學習效率低下,盡管有時候用功了,但效果不佳,并且感到學習非??菰?,毫無興趣。
自閉,自閉是后天形成的認知方面的心理障礙,它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造成的一種心理異常反應。人在兒時,成年后都會出現(xiàn)。
學習障礙,學習障礙有多方面的表現(xiàn),如注意力不集中,做事磨蹭,有頭無尾,缺乏時間觀念和任務感;慵懶、拖沓,學習遷移能力差,易形成習慣性惰性及自慰心理。
情緒波動,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容易情緒波動,容易發(fā)怒或焦慮,有時可能表現(xiàn)得比較冷漠或缺乏情感表達。
-
有不少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是越大越不好管教,特別是青春叛逆的孩子,更是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束縛和勸告,父母有心和孩子溝通,可孩子卻不愿意,那么,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?
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
1、渴望獨立
追求獨立和平等,渴望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,渴望擁有自己的自由活動空間和時間。不要為我做所有事情,需要獨立和負責。需要被信任并體現(xiàn)我存在的價值和功能。好處是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意見。
2、渴望認可
追求獨立需要成年人的尊重、認可和信任。父母應該認為自己能做事,有能力自己做決定,獨立解決問題。優(yōu)點是孩子的榮譽感,能體會到責任的重要性;在極端情況下,他可能會產(chǎn)生自卑感,不愿與他人接觸,采取對抗態(tài)度或在學業(yè)之外觸犯法律,以在同學中樹立威信。
-
孩子的一生會經(jīng)歷三個叛逆期,其中青春叛逆期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,一些孩子由于生活的環(huán)境不佳,進入青春期后,可能會出現(xiàn)叛逆情緒強烈的現(xiàn)象,不但脾氣暴躁,還厭學逃學,有些孩子甚至會走上一條不歸路。
青少年叛逆期一般多久會好
青春叛逆期因人而異,一般在三到五年之間。有些孩子可能會長些,也有些孩子很短時間就結束了。這取決于孩子的性格特點,以及家庭的環(huán)境,和父母的相處方式,都有直接的關系。
青春叛逆期約在12-18歲左右,基本是孩子上初中和高中期間。因為激素的分泌,孩子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會出現(xiàn)變化,人格也在逐漸成熟。多數(shù)孩子會有比較多的自我意識,想要得到成年人的尊重,有想要獨立的想法,會對老師、家長有著較強的排斥、抵抗、叛逆心理。
孩子進入叛逆期的信號
1、抵抗規(guī)矩和威望:孩子開始對家庭、學校和社會的規(guī)矩表明不滿,并試圖挑戰(zhàn)和違背這些規(guī)矩。他們可能會表現(xiàn)出不聽從爸爸媽媽或教師的輔導,拒絕恪守規(guī)定的行為準則。
-
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,也是最考驗家長教育方法的時期。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會出現(xiàn)性格暴躁、脾氣大、不愿與父母溝通的現(xiàn)象,此時家長的正確教育將有助于孩子平穩(wěn)度過叛逆期,否則,孩子或將走上歧路。
青少年叛逆期最佳解決方法
了解叛逆期,允許孩子在叛逆期出現(xiàn)叛逆的行為。只有家長了解叛逆期,知道叛逆期出現(xiàn)的原因,才會理解孩子,才能做到換位思考。
溝通大于說教,溝通不等于說教,說教往往會帶有命令的語氣,比如你應該這樣做,你必須這樣做,你不可以這樣做;而溝通更多的是一種建議,我們可以這樣做,或許你可以去嘗試這樣做。
溝通時站在孩子的角度。有些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父母跟孩子溝通時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,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,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,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厭煩叛逆。所以,父母跟孩子溝通時,要站在孩子的角度,多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這樣孩子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議。
管教不要太嚴厲。有些孩子叛逆是因為父母平時管教太嚴厲了,什么都要問,事無巨細地管。時間久了,孩子就會產(chǎn)生抵觸,這樣孩子就更難管教。于是孩子為了挑戰(zhàn)權威,總是想放縱自己做一些父母不讓做的事情。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可以適當放寬一些,不要讓孩子有那么大的壓力。
-
青少年叛逆期都會初中,究其根源還是因為溝通不到位,一般情況下都是有話不會好好說,非要火上澆油,親子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,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,哪些事情不可以做,親子之間相處的和諧融洽。
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
一、家長要冷靜,孩出出現(xiàn)叛逆的表現(xiàn),為人父母者不應以硬碰硬,有的父母常常所持態(tài)度便是,我是老子我是娘,你是我生的,我不是你養(yǎng)的。許多父母往往高高在上,和孩子針鋒相對,針尖對麥芒,放不下娘老子的架子和孩子進行平等對話,這種做法如同火上澆油,與事無濟,只能激化父子、母子之間的矛盾,淡化親子關系。
二、家長需理智,說實在的,有的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顯得荒唐、可笑、可氣,甚至讓人哭笑不得,有的父母盼子成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,對孩子的叛逆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。對孩子體罰拳腳并用,更有甚者便棍棒相加,豈不知你懲罰的是孩子的肉體而父母教育教養(yǎng)之情并未從真正意義上行之有效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,其教育作用也顯得蒼白無力了。
三、家長要尊重,因為,在孩子的眼里尊重最重要。常言人前不教子也無非是這個道理。誠然,孩子在叛逆期出現(xiàn)的情況也不全是錯的,父母也不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百科全書。父母應該知道,構建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,保持良好的夫妻關系,為人父母者對上孝敬長輩,對下善待孩子,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家庭教育的魂之所在根之所依。
四、家長會引導,面對孩子的叛逆,明智的父母要知道成長比成功重要,健康比成績重要,這個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更包含心理健康,家長應該平心靜氣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和孩子有話好好說,有事慢慢談,有話好商量,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,傾聽孩子的表達。
-
青少年叛逆期的出現(xiàn),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青春期心理作祟,還有一些家長的原因,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,也要反省一下自身,然后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。教育孩子要關注長期的教育效果,責罰、打罵,或者用利益誘惑孩子,這類方法起到的效果只是短期的,而且還會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。
青少年叛逆期怎樣正確引導
1、保持冷靜,即使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,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。聽孩子的解釋,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,及時觀察孩子的情緒,防止孩子產(chǎn)生逆反心理。面對激烈的親子沖突,可以先與孩子暫時分開,待冷靜后再與孩子共同協(xié)商解決問題,尊重孩子的想法,加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,給予孩子溫暖的情感支持,參與孩子的日?;顒?,用平和的心態(tài)對待孩子的過錯,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。
2、保持冷靜,耐心傾聽。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,常見的反應就是大怒,厲聲呵斥,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。父母面對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,要保持冷靜,給孩子一點耐心,傾聽孩子的想法。當你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,無形間已經(jīng)降低了彼此沖突的幾率,更有利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。實際上,很多孩子叛逆的行為是情有可原的,并沒你想想的那么糟糕。
3、讓孩子去體驗。當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,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即制止,效果往往微乎其微,還讓孩子對家長感到厭煩。所謂“吃一塹長一智”,不如在確定危害性比較小的時候,順應孩子的想法,讓孩子吃點苦頭。孩子受到了教訓,就會意識到這種做法的危險,自己就不會再去做同樣的事情。
4、改變教育方法,不能對孩子大發(fā)脾氣,也不能對孩子不聞不問,而是采取最合適的方法,引導孩子走出叛逆期。不要總想著讓孩子屈服,用棍棒教育孩子,這種思想不僅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緊張,也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。我們常說,不要打罵孩子,因為暴力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。一味的打罵孩子,只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,甚至會讓孩子產(chǎn)生逆反心理。